您的位置: 首页 >学科竞赛>详细内容

学科竞赛

关于发布2020年安徽省老员工GIS应用技能大赛赛项规程的通知

来源: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0-09-04 10:46:31 浏览次数: 【字体:

各有关高校:

    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老员工学科和技能竞赛管理的意见》(皖教秘高〔2020〕67号)要求,由大赛组委会提交的《2020年安徽省老员工GIS应用技能大赛赛项规程》,经安徽省老员工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审定通过,现将赛项规程予以公布。大赛组委会要严格按照规程开展各项竞赛组织工作。请各高校按照规程要求,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员工参赛。

 

      安徽省老员工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

2020年93 

 

 

2020年安徽省老员工GIS应用技能大赛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安徽省老员工GIS应用技能大赛

英语名称Skills competition of GIS application for Anhui college students

二、竞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协办单位:安徽省地理学会

(一)组织委员会

主任委员:

储常连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

执行主任委员:

     安徽师范大学副董事长

副主任委员:

梁祥君    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

各高校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院)长

   员:

朱永国  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

周端明    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经理

省内相关高校教务处处长或分管创新创业工作部门负责人及相关学院经理或分管教学工作副经理

(二)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李正强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研究员

   员:(按姓名拼音排序)

杜培军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 教授

金宝石    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

李明峰   南京工业大学测绘学院教授

李孝良    安徽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

刘学军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吕成文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教授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系主任

解华明    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

殷和平    铜陵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教授

余学祥    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学院教授

张乐勤    池州学院资源环境学院教授

(三)仲裁委员会

主任委员

张书亮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公司教授

副主任委员

吴春雷    安徽师范大学纪委 副书记

卢广师    安徽美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四)秘书处

大赛秘书处设在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长:

曹卫东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副经理

   书: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副教授

徐晓华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讲师

三、竞赛目的

大赛旨在促进我省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及相近专业本科生对GIS基础应用技能,GIS应用系统开发技能的掌握;提高相关专业本科生利用3S技术对地理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问题与前沿科学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学术论文写作与现场展示的创新能力与科研素质;并通过大赛实现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不断提高我省地理科学类专业及相近专业的团队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四、竞赛内容

受疫情影响,本届大赛仅设立学术论文展示组(上届比赛中的GIS基础应用组和GIS高级挑战组暂停一届)。

学术论文展示组的竞赛方式为论文提交、论文初审以及团队形式的论文PPT展示与答辩。考查参赛队伍利用3S技术对地理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问题与前沿科学问题进行调研、探索、研究的能力,进行学术论文写作的能力,以及论文团队进行PPT展示与答辩的能力。

参赛论文要求:利用3S理论、知识、技术与方法,对地理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问题与前沿科学问题进行调研、探索、研究论文选题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可靠、文字简练、逻辑严密;论文字数应在5000-8000字左右,以PDF格式提交;参赛作品须为未公开发表论文,并提交诚信承诺书(见附件2⑥论文要求按照地理学报论文格式及规范要求撰写(相关规范要求详见http://www.geog.com.cn/CN/column/column7.shtml,但文中不得出现姓名、单位、基金项目等任何影响评审公正性的信息 

五、竞赛方式

各高校自行组织员工开展研究活动并撰写论文,自行评选优秀作品报名参赛。所有参赛论文中不得出现任何与参赛单位、个人有关的信息。参赛论文经形式审查与专业初评后,择优进入决赛评比。决赛期间,参赛队伍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以团队形式进行论文的PPT展示与答辩(根据疫情防控需求,决赛采用网络评比形式),由答辩专家对各参赛队伍评分,并根据成绩高低排序,产生奖项。

六、竞赛流程

日期

内容

备注

1020

各高校提交论文作品、报名表(附件1)、诚信承诺书(附件2)以及大赛承诺书(附件3

电子邮件方式
ahnugis@126.com

1021日~1030

组委会聘请专家对参赛论文作品初评,公布入围决赛作品名单

网络

117

网上报到注册,领取电子参赛资料

网络

118

大赛开幕式

网络

论文展示与答辩

网络

大赛颁奖及闭幕

网络

七、竞赛试题

学术论文展示组论文选题与研究方向不限,但参赛论文须利用3S理论、知识、技术与方法,对地理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问题与前沿科学问题进行调研、探索、研究

八、竞赛规则

(一)报名资格

我省在籍本科生均可通过所在学校报名参加,参赛员工专业年级不限。报名须以参赛高校为单位统一报名,不接受个人报名。每所高校报名论文作品总数不超过15。每支参赛队伍由12名指导教师和24人的参赛队员组成;每名选手只能参加1支队伍每位教师指导的学术论文展示组的队伍和作品数量不能超过4支(其中作为第1指导教师的队伍不超过2支)。大赛组委会、专家委员会、仲裁委员会及秘书处成员不得担任参赛团队指导老师。

各参赛高校须安排领队负责赛事期间各校的联络、选手组织以及网络保障工作(每所高校1名领队,可由指导教师兼任)。

(二)报名要求

各高校根据竞赛流程所规定的时间节点,以参赛高校为单位填写报名表,发送至指定邮箱(ahnugis@126.com),队员信息确定后不能更改。组委会进行资格审核后确认参赛资格。

(三)赛前准备

赛前各参赛队伍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大赛规则,熟悉大赛须知,根据大赛规程要求积极认真做好各项赛前准备,积极提交学术论文参赛作品。

(四)比赛期间

1)学术论文初评环节:大赛组委会在形式审查后采用作品匿名方式聘请专家依据评分标准对参赛论文作品进行评分,组委会根据初评分数高低排序择优选择参赛论文作品入围决赛进行论文展示与答辩,并公布入围队伍名单。

2)论文展示与答辩环节:入围队伍须准备指定规格的作品电子海报一张(海报中不得出现任何与参赛单位、个人有关的信息);并采用团队形式进行论文作品的PPT展示和答辩,每支参赛队伍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展示,展示内容应包含研究意义,数据,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创新等;然后进入限时答辩环节,如在30秒内无评委发问,则答辩环节自动结束。答辩环节的时间计算不包括评委提问时间。不设观众提问,答辩结束后评委按照评分标准进行打分。

(五)成绩公布

竞赛结束后,比赛结果将由大赛组委会公布,大赛获奖名单经竞赛组委会网络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安徽省老员工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并在安徽省高教网再次进行公示。无异议后,颁发获奖证书

九、竞赛环境

竞赛环境为网络环境。

十、成绩评定

(一)评分标准

学术论文展示组论文作品评审分初评、现场展示与答辩两个环节进行。

初评环节的评分标准如下:

1)选题科学性(20分):属于地理学及相关领域的应用问题与前沿科学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

2)研究创新性(25分):研究视角、领域、方法具有创新性,研究成果在解决科学、技术或应用问题上有实质性的突破或进展。

3)内容充实性(30分):材料丰富、分析饱满,图片、表格、数据准确可靠;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综合研究;难度适当偏大。

4)写作规范性(25分):论文结构完整,语句通顺,条理清晰,论述严谨,引用规范,摘要翻译准确,格式与排版规范。

现场展示与答辩环节评分标准如下:

1)论文质量(50分):选题科学性、研究创新性、内容充实性、写作规范性。

2)精神风貌(10 分):队员精神面貌积极向上,言行着装大方得体。

3)团队配合(10 分):团队展示过程中,配合默契,协调连贯。

4)演讲能力(15分):表达主题明确,展示内容完整,逻辑清晰,演讲技巧得当并具有吸引力,PPT制作精美,时间控制恰当。

5)答辩环节(15 分):回答内容完整响应评委提问,表达准确清晰、有条理,反映选手学术能力。

(二)评分方法

大赛组委会在对所有参赛队伍提交的论文作品形式审查的基础上,聘请初评专家依据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对作品进行初评,初评得分仅决定入围现场展示与答辩的团队及作品名单,不计入最终成绩;现场展示与答辩环节,组委会聘请专家依据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对作品及其展示与答辩情况打分,得出各队大赛最终成绩。为保证竞赛公平公正,所有论文作品及其展示与答辩环节,采用匿名处理;参赛队伍指导教师、竞赛组委会、仲裁委员会成员及竞赛相关工作人员不得作为评分专家。

十一、奖项设定

大赛组委会原则上按照实际参赛队伍数的10%20%30%分别设立大赛一等、二等、三等奖;并根据各队大赛期间实际表现和特色设立单项奖(3项);同时设最佳指导教师奖,授予一等奖作品指导教师;另外,设最佳组织奖,授予参赛单位(数量不超过参赛单位数的20%)。

十二、赛项安全

赛事安全是技能竞赛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是赛事筹备和运行工作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由于采用网形式进行竞赛,大赛期间参赛选手、指导教师及领队的人身安全由各高校自行负责。

(一)生活条件

由于采用网络线上形式进行竞赛,由各高校自行为大赛期间参赛选手、指导教师及领队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

(二)组队责任

参赛高校领队负责赛事活动期间本校参赛队伍所有选手的人身、财产安全和队伍管理工作。领队负责赛事活动期间与大赛的联络工作,确保参赛选手准时参加各项比赛及活动,以及安排人员保障网络等工作,并负责依据实际贡献,协调本校参赛队伍指导教师、参赛选手的排名。

(三)应急处理

各高校要有应急预案并及时处理竞赛期间发生意外事故,同时报告大赛组委会,同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大赛组委会立刻启动预案予以解决。赛程出现重大安全问题可以停赛,是否停赛由组委会决定。

(四)处罚措施

竞赛期间对于不能严格执行竞赛规则,违反竞赛规定,干扰比赛秩序的参赛队伍,经赛场工作人员提示、警告无效的,大赛组委会将视情节轻重,取消其参赛资格,取消成绩,通报各参赛高校,直至取消该校下年度参赛资格,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十三、竞赛须知

(一)参赛队须知

参赛高校领队负责赛事活动期间队伍管理工作,并密切留意参赛选手的比赛时间,避免出现因迟到而被取消比赛资格的现象;如发现意外事故,领队应及时向组委会报告。各参赛队伍应发扬团队意识,分工协作,公平竞赛。

(二)指导教师须知

指导教师应了解竞赛目的、内容、规则以及各项要求,切实履行指导责任,指导参赛员工积极做好赛前准备,引导员工以正确的心态参加竞赛,通过公平竞争,提交高质量竞赛作品。

(三)参赛选手须知

所有选手均需凭身份证、员工证进行比赛;参赛选手应了解竞赛目的、内容、规则以及各项要求,做好赛前准备,积极提交竞赛作品。选手应自觉遵守比赛纪律,服从工作人员安排。

(四)工作人员须知

大赛工作人员应服从组委会统一指挥,积极按照大赛组委会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比赛服务工作;要按照分工准时到岗,尽职尽责做好分内各项工作;如遇突发事件,及时向组委会报告,同时做好疏导工作,避免重大事故发生,保证大赛顺利圆满完成。

十四、疫情防控工作

本次竞赛采用网络形式开展,各高校应根据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暂停恢复大型体育活动和聚集性活动的通知》的要求,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做好备赛及比赛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参赛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申诉与仲裁

本赛项在比赛过程中若出现有失公正或有关人员违规等现象,参赛高校领队领队才有权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可在事实证据的基础上在比赛结束后2小时内向大赛仲裁委员会提出实名书面申诉。仲裁委员会在接到申诉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依据竞赛规则仲裁被举报的违规行为是否成立,对相关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竞赛观摩

竞赛通过网络形式对所有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公开,但须服从工作人员安排,保持比赛秩序。

、竞赛录像

录制开闭幕式及答辩现场视频,制作优秀选手采访、优秀指导教师采访、专家点评采访等视频资料,为大赛宣传、资源转化提供全面的信息资料。

、竞赛宣传

秘书处将通过安徽省教育厅网站、QQ群或微信群以及与媒体合作等途径进行宣传,对竞赛进行报道,扩大比赛影响力。

联系方式

1)大赛联系人

        电话/微信号:18155358758 / yz58758

徐晓华     电话/微信号:18119876187 / 18119876187

2)大赛交流QQ

 

 
 

 

<span style="font-size: 18.66px;" 仿宋"="">本群仅限大赛专家委员会委员、各高校联系人、参赛队指导教师、领队加入;参赛选手交流群由各高校自行建立。

QQ群号:735961478

 

    附件1:2020年安徽省老员工GIS应用技能大赛报名表.docx
    附件2:2020年安徽省老员工GIS应用技能大赛论文作品诚信承诺书.docx
    附件3:大赛承诺书.docx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