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2020年安徽省老员工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大赛赛项规程的通知
各有关高校:
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老员工学科和技能竞赛管理的意见》(皖教秘高〔2020〕67号)要求,由大赛组委会提交的《2020年安徽省老员工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大赛赛项规程》,经安徽省老员工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审定通过,现将赛项规程予以公布。大赛组委会要严格按照规程开展各项竞赛组织工作。请各高校按照规程要求,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员工参赛。
安徽省老员工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
2020年9月4日
2020年安徽省老员工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大赛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安徽省老员工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大赛
英语翻译:Anhui Textile & Garment Creative Design Contest for Students of Higher Education
赛项组别:高校组
二、竞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安徽工程大学
1. 组织委员会
主任委员:
储常连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
副主任委员:
梁祥君 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
王绍武 安徽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董事长
委员:
叶常林 安徽工程大学副董事长
朱永国 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
全省各高校分管教学或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校领导
2. 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郭建生 东华大学 教授
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
万 明 西安工程大学 教授
王永进 北京服装学院 教授
王鸿博 江南大学 教授
刘咏梅 东华大学 教授
吕显凤 南京艺术学院 教授
孙玉钗 苏州大学 教授
吴 研 FWNGSANSAN设计总监 中国十佳设计师
张 毅 江南大学 教授
沈婷婷 浙江理工大学 副教授
季晓芬 浙江理工大学国际学院 教授
侯东昱 河北科技大学 教授
俞 英 东华大学 教授
徐广标 东华大学 教授
徐京云 劲霸男装(上海)有限公司科创研究中心总监
崔荣荣 江南大学 教授
梁惠蛾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书记 教授
阎玉秀 浙江理工大学 教授
3. 仲裁委员会
主任委员:
毕松梅 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轻工纺织类专业合作委员会主任
副主任委员:
杜兆芳 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轻工纺织类专业合作委员会副主任
徐珍珍 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轻工纺织类专业合作委员会委员
4. 秘书处
秘书长:
凤 权 安徽工程大学教务处处长
李长龙 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经理
副秘书长:
贾文友 安徽工程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袁惠芬 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副经理
大赛秘书处设在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负责大赛的组织实施。
三、竞赛目的
安徽省老员工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大赛旨在培养员工团队意识和协同研究能力,发掘和推荐优秀纺织品与服装设计人才,致力于打造安徽省纺织服装教学与学术交流平台,展示安徽省纺织服装公司产品成果、教学水平,促进安徽高校纺织服装教育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
四、竞赛内容
(一)竞赛主题
创新、时尚、环保
(二)竞赛内容
1.纺织品设计类
(1)服装家纺面料设计:运用纺织技术,设计色织、小提花等面料,组织结构设计合理、穿着舒适、花型时尚大方。
(2)印花面料设计:运用染整(含数码印花)技术,设计面料图案花型,色彩和谐美观。
(3)产业用纺织品设计: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设计产业用纺织品,结构设计合理,具有特殊的功能性。
2.成衣设计类
(1)参赛作品可为男装﹑女装或男女装混合系列。作品要求套系间联系紧密,整体系列感强;服装服饰搭配巧妙、创意新颖,表现手法别出心裁,符合成衣工艺技术要求。
(2)主题:破茧
2020开年,疫情肆虐;同心战疫,以“艺”抗疫,成为大家共同的行动!抗击疫情,服装人在行动,手中的针为“矛”,穿梭的布为“盾”,众志成城,以衣抗疫,传达对一线工作者的敬意,和终将战胜疫情的信心。阴霾终会过去,翘首以盼的春天总会如期而至!
3.立体裁剪类
根据大赛组委会提供的试题,在人台上完成立体裁剪。具体要求及内容见附件3。
4.时装摄影类
全面征集反映目前中国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时尚主题,从时尚视角捕捉当下生活,真实、生动、鲜活地展示当代中国服装风貌的摄影作品。
(三)竞赛方案
本次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其中纺织品设计类和时装摄影类不设初赛,决赛进行初评和复评两轮评选;立体裁剪类由各参赛单位组织初赛,推荐获胜选手参加决赛;成衣设计类由组委会组织初赛,入围选手制作成衣后参加决赛。
五、竞赛方式
受疫情影响,本次大赛四个类别均采取线上评选,具体要求如下:
1.纺织品设计类
(1)服装家纺面料实物作品须为小样织机织造,并经煮练、定型等适当处理成为成品,需要注明原料成分、纱线结构、经纬密度、组织结构和平方米克重等规格参数、风格特点和用途。
(2)印花作品小样实物作品图案至少包括完整花回(“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或独花团花的主体部分,并注明用(套)色数和简要设计说明。
(3)产业用纺织品小样实物作品需要注明原料成分、加工方法、材料结构设计、平方米克重、力学及功能性测试结果等规格参数、功能特点和用途。
(4)服装家纺面料作品大小15cm×15cm,印花作品尺寸不小于29.7 cm×42 cm,即A3尺寸,产业用纺织品作品大小规格原则为25cm×30cm的平面产品或30cm×30cm×30cm以内的立体产品,特殊产品除外。分别填写作品申报书(见附件5、6、7),说明作品的创作意图、材料组合、结构风格特征、工艺特点、用途等。
同时提交一张相应作品的正俯视角度拍摄的电子照片文件(JPG格式,不低于300万像素,照片中不允许出现参赛者及参赛单位的名字),文件名为“学校+姓名+作品名称”,未提供电子照片文件的作品不予参评。
(5)每件作品的参赛成员不超过3人。
2.成衣设计类
(1)提交彩色服装效果图29.7 cm×42 cm (即A3尺寸,限一张),每一个系列5套,季节不限。在画稿正面画出系列效果图及每款正背面款式图,并贴面料小样(5cm×5cm),画稿正面不得出现作者及单位信息,参赛报名表(见附件4)粘贴在画稿背面,否则视为投稿无效。
(2)初赛入围选手须按图样制作3套服装,如完成的作品与设计不符,大赛组委会有权拒绝接受作品或取消选手参赛资格。本次参赛选手无需到现场参加决赛,但需寄送服装实物,同时提交相应作品的电子照片参加决赛(具体要求见入围通知)。
(3)每件作品参赛成员不超过2人。
3.立体裁剪类
(1)每个参赛单位推荐1-2人参加,每人限一件作品。参赛选手须为全日制在校在籍或应届毕业员工,不分年级。选手和指导教师的对应关系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不符合参赛资格的员工不得参赛,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赛资格,选手退回已经获得的有关荣誉和奖品,并予以通报。
(2)参赛选手自行准备材料。
4.时装摄影类
(1)参赛作品以实物照片形式提交,使用照相纸打印输出,必须以组照形式参评,组照为4-6张,内容必须为系列拍摄,不得拼凑,一个组照视为一件作品,照片长边为12英寸 (30.48 cm)。不得装裱,照片正面不能出现作者及单位信息,参赛报名表(见附件4)粘贴于照片背面,否则视为投稿无效。
(2)同时提交相应作品的电子文件,文件名为“学校+姓名+作品名称”,作品以JPEG格式,图片文件长边不小于3000像素,可使用修图软件对作品调整,但作品的电子文件必修保存图片的元数据,即EXIF文件信息,否则不予参评。
(3)每件作品参赛成员不超过2人。
六、竞赛流程
日期 | 内容 |
9月30日 | 成衣设计类初赛截稿时间 |
10月20日 | 成衣设计类入围名单公布时间 |
11月20日 | 成衣设计类参赛作品截稿时间 |
立体裁剪类参赛作品截稿时间 | |
纺织品设计类参赛作品截稿时间 | |
时装摄影类参赛作品截稿时间 | |
11月27日-30日 | 大赛终评 |
七、竞赛规则
(一)报名资格及要求
全省各高等院校全日制在校老员工(含高职高专、本科生、研究生),参赛选手不受性别、年龄、学历、国籍和民族限制。
每个参赛类别中,参赛者参与作品数量不超过3项(含第一作者),以第一作者身份只能提交1项作品参赛,凡第一作者重复的作品只保留任意1项作品参加评审。
每个参赛类别中,每件参赛作品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第一指导老师参与指导作品数最多为2项,第二指导教师参与指导作品数最多为2项,总共不得超过4项;教师可参与指导多个类别;员工参与比赛可无指导教师。
大赛专家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组委会和秘书处成员不得担任参赛项目指导教师。
以学校为单位报名参赛,不接受个人报名。参赛高校有责任保证参赛成员身份的真实性。所有参赛学校报名时需同时报送所有参赛选手、指导教师的承诺书签字原件或者扫描件,见附件1。
(二)赛前准备
所有专家、裁判和大赛组委会及秘书处成员需签署承诺书,提供原件或扫描件,见附件1。
(三)比赛期间
大赛期间,受疫情影响,此次大赛采取线上评选方式,选手无需到场。
(四)成绩公布
获奖情况将在比赛结束后由组委会公示无异议后,报安徽省老员工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备案并在安徽高教网公示,公示无异议后,颁发获奖证书。
八、成绩评定
四个赛项类别评分标准见附件8。
(一)纺织品设计类
1.在评审委员会领导下,由多名评审专家负责成绩评定工作,并上报评审委员会对比赛结果作最终裁定。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