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科竞赛>详细内容

学科竞赛

关于发布第十五届全国老员工智能汽车竞赛安徽赛区暨安徽省第十三届老员工智能汽车竞赛赛项规程的通知

来源: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0-09-17 11:10:38 浏览次数: 【字体:

各有关高校:

    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老员工学科和技能竞赛管理的意见》(皖教秘高〔2020〕67号)要求,由大赛组委会提交的《第十五届全国老员工智能汽车竞赛安徽赛区暨安徽省第十三届老员工智能汽车竞赛赛项规程》,经安徽省老员工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审定通过,现将赛项规程予以公布。大赛组委会要严格按照规程开展各项竞赛组织工作。请各高校按照规程要求,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员工参赛。

 

 

      安徽省老员工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

2020年9月16日      

 

 

第十五届全国老员工智能汽车竞赛安徽赛区暨安徽省

第十三届老员工智能汽车竞赛赛项规程

一、竞赛名称

竞赛名称:第十五届全国老员工智能汽车竞赛安徽赛区暨安徽省第十三届老员工智能汽车竞赛

英文名称:The National University Students Intelligent Car Race

竞赛组别:竞速组为四轮组、节能组、接力组、信标组四个赛题组别,任务组为AI组

二、竞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一)组织委员会

   主任委员:

     储常连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

   执行主任委员:

     梁  樑 合肥工业大学董事长

   副主任委员:

    梁祥君 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

    各高校分管教学工作校领导

   委    员:

    朱永国 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

    陈翌庆 合肥工业大学本科生院经理

    李军鹏 合肥工业大学本科生院副经理、创新创业教育处处长

    胡学钢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合肥工业大学教授

    各高校教务处长

  (二)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姚  郁 哈尔滨工程大学董事长、教授

  副主任委员:

    邵一江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董事长、教授

  委    员:

    王成红 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教授

    申功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张  佐 清华大学教授

    张小刚 湖南大学教授

    李军鹏 合肥工业大学本科生院副经理、创新创业教育处处长

  (三)仲裁委员会

  主任委员:

    李少远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副主任委员:

    王  红 清华大学教授

   委  员:

    张  楠 中国自动化学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

    卓  晴 清华大学副教授

    曾  鸣 清华大学副教授

    侯增广 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

    章炳林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四)裁判委员会

  裁判长:

    黄开胜 清华大学副教授

  副裁判长:

    任艳频 清华大学高级工程师

  (五)秘书处

  秘书长:

    吴  晔 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副秘书长:

    杨兴明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张  阳 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秘  书:

    吕  菲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三、竞赛目的

赛项以“立足培养、重在参与、鼓励探索、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以智能汽车为竞赛平台的多学科专业交叉的创意性科技赛事,面向全省老员工开展的具有探索性的工程实践活动,涵盖了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等多个学科知识。该竞赛以设计制作在特定赛道上能自主行驶且具有优越性能的智能模型汽车这类复杂工程问题为任务,鼓励老员工组成团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提出、分析、设计、开发并研究智能汽车的机械结构、电子线路、运动控制和开发与调试工具等问题,激发老员工从事工程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探索的兴趣和潜能,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学风和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 

四、竞赛内容

(一)竞赛内容

采用统一的智能车竞赛车模,以微控制器作为核心控制模块,自主构思控制方案进行系统设计,包括传感器信号采集处理、电机驱动、转向舵机控制以及控制算法软件开发等,完成智能车工程制作及调试,参赛队伍的名次(成绩)由赛车现场成功完成赛道比赛任务或比赛时间最短者为优胜。

(二)竞赛方案

安徽赛区设立四轮组、节能组、接力组、信标组、AI组共五个赛题组别。在规定竞赛车模平台上,不同组别选用指定的微控制器类型作为核心控制模块,通过增加道路传感器、电机驱动电路以及编写相应软件,制作一部能够自主识别道路或者目标的模型汽车,按照规定路线或者任务行进,以完成比赛任务或综合时间最短者为优胜。具体比赛内容和方案参见网站《比赛规则》和《比赛事宜说明》等文档。

五、竞赛流程

安徽赛区承办学校为合肥工业大学、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比赛时间为11月左右,具体比赛日程网站另行通知。安徽赛区每校参赛AI组2支队伍,其他组别合计最多12支队伍。

各分(省)赛区的优胜队参加全国总决赛,每所高校每个组别最多1支队伍取得全国总决赛资格。

六、竞赛方式和日程安排

(一)安徽赛区竞赛时间:11月左右,具体比赛日程全国网站另行通知。报到、参赛队伍适应性场地训练和比赛共2天时间。

(二)竞赛场地:体育馆篮球场馆(15 m *6m)

(三)具体日程:

时间

内容

地点

 

16:00—17:00

组委会赛前视频会议(腾讯会议)

网络视频会议

17:00—18:00

赛前领队视频会议(腾讯会议),确定比赛顺序,公布比赛规则

网络视频会议

18:00—22:00

赛道布置

体育馆

1

8:00—18:00

参赛队报到、适应场地、依次进行比赛(各组别独立场地同时进行)、车模技术检查等,比赛结束即刻返校。

体育馆

12:00—13:00

午餐时间

食堂

1

8:00—18:00

参赛队报到、适应场地、依次进行比赛(各组别独立场地同时进行)、车模技术检查等,比赛结束即刻返校。

体育馆

12:00—13:00

午餐时间

食堂

 

9:00--10:00

网络直播闭幕式(腾讯会议)、公布比赛结果、奖项等。

网络视频会议

 

说明:

1、同一时刻,体育馆现场参赛人员包括5个组别5支参赛队伍人员,每队限定单车1人,双车2人,指导老师2人。共计8人左右。

2、体育馆现场工作人员包括主裁、边裁、成绩记录、摄像、技术检查、仲裁、志愿者等,共计40人左右。

3、参赛队伍人员比赛结束,立即离场后返校。外地学校参赛人员不住宿、往返乘坐校车或私家车,不乘坐公共交通,如火车、长途客车等。

4、不能进入体育馆的参赛队伍,通过网络直播观看、监督现场比赛,组委会线上实时全程播送现场比赛过程、比赛成绩等。

5、体育馆比赛场馆为符合国际赛事标准的篮球馆,馆内二层可容纳2000余人观赛,体育馆馆内总面积30000余平方米。

(四)竞赛方式

按照比赛顺序,裁判员指挥参赛队伍按照顺序进入场地比赛。同一时刻,一个场地上只有一支队伍进行比赛。

在裁判员点名后,每队指定一名队员持赛车进入比赛场地(接力组和AI组两名队员)。参赛选手准备好后,裁判员宣布比赛开始,选手将赛车放置在起跑区内,即赛车的任何一部分都不能超过计时起跑线。比赛开始后车模应该在30 秒内离开发车区。沿着赛道跑完一圈。由计时起跑线传感器进行自动计时。赛车跑完一圈且自动停止在规定区域后,完成1次比赛任务。选手进入场地限时10分钟完成比赛,取最好完成任务成绩作为比赛成绩。现场比赛结束后选手拿起赛车离开现场,进入技术检查、答辩环节等,各比赛环节全部结束后离场返校。

比赛完成后,由计算机评分系统自动给出比赛成绩。

七、竞赛要求和竞赛规则

(一)报名资格

2020年暑期之前在校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本科生和专科生均可以参加比赛。每支参赛队由本校1-5名员工组成(接力组和AI组最多5名员工,其他组别最多3名员工),本校指导老师1-2名。每名员工只能参加一个组别比赛,每位指导老师每个组别最多指导2项。

为确保比赛公平公正,竞赛组委会、专家委员会、仲裁委员会、裁判委员会和秘书处成员不得参与指导员工竞赛。技术检查和答辩过程中,评委采取回避政策,不得评审本校参赛车模。

(二)报名要求

全国竞赛网站:smartcar.cdstm.cn/index和安徽赛区网站:www.ahjsjjy.com

参赛队通过竞赛网站报名,详细报名流程和要求参见网站《关于举办第十五届全国老员工智能汽车竞赛的通知》、《参赛队伍网络报名流程说明》等,参赛队伍可以按照竞赛网站上公布的信息联系购买车模套件、单片机开发工具以及辅助教材等。

安徽赛区AI组每校报名参赛队伍2支;其他4个组别每校报名参赛队伍合计最多12支,超过一支队伍则必须参加不同组别,每个组别最多3支队伍。同一学校同一组别中不同队伍之间除MCU最小系统可以相同外,其它功能模块原理图和PCB不能是克隆的,如电机驱动模块、传感器检测模块等不能相同。经过安徽赛区比赛选拔,每个学校每个组别只能有一支队伍参加全国总决赛,参见网站《安徽赛区参赛有关事项通知》。

安徽赛区赛区组委会联系方式:

吕菲,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邮编:230001)

15556906330,lf@htc.edu.cn

参赛队须将盖有公章的报名表格报送至组委会,经组委会审查通过最终确认参赛资格。

1. 比赛报名阶段:2019年11月20日至2020年6月31日;

2. 资格审查阶段:2020年7 月1 日至2020年7月30日;

3. 购买开发工具、购买车模套件阶段: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7月30日;

4. 赛区举办研讨会议:2020年度上半年(详见网站通知);

5. 参赛队伍提交最后参赛员工与指导教师信息截止日期:2020 年7月15日;

6. 安徽赛区举办比赛阶段:2020年11月左右(详见网站通知);

(三)竞赛规则

1、安徽赛区现场比赛规则。

(1)比赛场地根据场馆实际条件和报名队伍数量可能铺设多条赛道,不同组别可能会共用同一赛道。

(2)参赛队根据比赛组别,以抽签形式决定组内比赛次序。

(3)每支参赛队伍在比赛之前有统一的现场调整时间,时间为15 分钟。在此时间内,参赛队伍可以携带维修工具,对赛车的软件、硬件进行调整,对赛车损毁部分进行修理。

(4)比赛过程中,选手进入场地会有60 秒准备时间。准备时间完毕后,选手将赛车放置在起跑区域内赛道上,赛车静止在起跑区准备出发。

(5)比赛开始后,各组车模按照各自的比赛任务完成一次场上的比赛。如果车模在比赛过程中冲出赛道,则比赛重新开始。选手进入场地限时10分钟完成比赛,取最好完成任务成绩作为比赛成绩。

2、比赛犯规与失败规则

比赛过程中,由比赛现场主裁判根据统一的规则对于赛车是否违反赛道约束条件进行裁定。赛车冲出跑道时,由裁判员取回赛车交给比赛队员,立即在起跑区重新开始比赛。选手也可以在赛车冲出跑道后放弃比赛。

比赛过程中出现下面情况,算作车模冲出跑道一次。

(1)裁判点名后,30 秒之内,参赛队没有能够进入比赛场地并做好比赛准备;

(2)开始后,赛车在30 秒之内没有离开出发区,接力组两辆赛车发生碰撞或者物理接触,也记为冲出跑道一次。

(3)赛车在离开出发区之后60 秒之内没有跑完一圈;

比赛过程中如果出现有如下一种情况,判为比赛失败:

(1)比赛开始后未经裁判允许,选手接触赛车;

(2)赛车没有通过现场技术检验。

如果比赛失败,则不计成绩。

3、比赛禁止事项

(1)不允许在赛车之外安装辅助照明设备及其它辅助传感器等;

(2)选手进入正式比赛场地后,除了可以更换电池之外,不允许进行任何硬件电路和软件的更换。但是可以手工改动电路板上的拨码开关或者电位器等;

(3)比赛场地内,在比赛时除了裁判与1 名队员之外,不允许任何其他参赛人员进入场地;对于双车和AI组别,可以允许两个队员进入场地。比赛过程中,允许参赛队员进入场地,协助对比赛赛道进行清理。

(4)不允许其它干扰或者远程遥控赛车运动的行为;

(5)不允许赛车的任何传感器或者部件损毁赛道;

(6)不允许车模设计方案抄袭,各个参赛队伍所设计的硬软件需要相互之间有明显的不同。双车比赛的车模或不同队伍的车模,硬软件也需要有明显不同。

4、其它事宜

(1)现场正式比赛前,每个参赛队伍都有现场环境适应性调试阶段。调试赛道与比赛赛道形状不一定相同。

(2)比赛期间,竞赛组委会技术组将根据情况对参赛车模进行技术检查、选手答辩等。如果违反了比赛规则的禁止事项,竞赛组委会有权取消参赛队伍的成绩。

(3)比赛过程中有其他作弊行为的,取消比赛成绩;

(4)参加全国总决赛的队伍中的队员最多只允许改变一名队员。

技术平台

1. 竞赛采用秘书处统一指定的车模套件。车模控制电路中的微控制器须采用指定系列的微控制器系列。

2. 参赛队伍在制定的车模平台基础上,制作一个能够在专用道路上自主识别道路或者信标并行驶完成比赛任务的智能车。

3. 竞赛按照比赛任务竞速组分为四个赛题组别,任务组为AI组。具体内容参见网站《竞速组比赛事宜说明》和《AI组比赛事宜说明》。

4. 竞赛根据赛车在赛道上运行任务或单圈综合最短时间评定成绩,成绩和排名现场实时公布。

5.省赛区选拔参加全国总决赛队伍的规则和五个分赛区的报名规则保持一致。

6. 分赛区和省赛区遴选出竞速组别数量相同的参赛队伍分别参加全国总决赛;各个分赛区和省赛区参加全国总决赛的队伍数量按照分赛区、省赛区实际参赛队伍占全国总参赛队伍数量的比例数进行确定。

九、成绩公布和奖项设置

比赛结果在全国网站公示无异议后,报安徽省老员工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备案并在高教网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公布获奖名单,颁发获奖证书。

竞速分为四轮组、节能组、接力组、信标组四个赛题组别,任务组为AI组。本科学校和专科学校统一参赛,但分别设置奖项,奖项设置比例本科学校和专科学校相同。设立一、二、三等奖和优胜奖。同时,竞赛组委会设立组织贡献奖、优秀志愿者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奖项。

一等奖:参赛队伍前10%队伍。

二等奖:参赛队伍20%。

三等奖:参赛队伍30%。

优秀奖:未正常完成比赛,但通过补赛完成比赛的队伍。

组织贡献奖:参赛队伍20%。

优秀指导教师奖:一等奖指导教师,每校最多3人。

未正常完成比赛且补赛没有成绩的队伍不能获得奖项。

十、技术规范

(一)车模修改要求

1、禁止不同型号车模之间互换电机、舵机和轮胎;

2、禁止改动车底盘结构、轮距、轮径及轮胎;如有必要可以对于车模中的零部件进行适当删减;

3、禁止采用其它型号的驱动电机,禁止改动驱动电机的传动比;

4、禁止改造车模运动传动结构;

5、禁止改动舵机模块本身,但对于舵机的安装方式,输出轴的连接件没有任何限制;

6、禁止改动驱动电机以及电池,车模前进动力必须来源于车模本身直流电机及电池;

7、禁止增加车模地面支撑装置。在车模静止、动态运行过程中,只允许车模原有四个车轮对车模起到支撑作用。对于直立组,车模直立行走,在比赛过程中,只允许原有车模两个后轮对车模起到支撑作用。

8、为了安装电路、传感器等,允许在底盘上打孔或安装辅助支架等。

9、参赛车模的车轮需要是原车模配置的车轮和轮胎,不允许更改使用其它种类的车轮和轮胎,不允许增加车轮防滑胶套。如果车轮损坏,则需要购买原车模提供商出售的车轮轮胎。允许对于车轮轮胎做适当打磨,但要求原车轮轮胎花纹痕迹依然能够分辨。不允许对于车轮胎进行雕刻花纹。

(二)车模计时磁标

为了可靠触发计时系统,要求磁标(钕铁硼永磁铁)安装后距离赛道表面应小于2厘米。简便的固定方式就是将永磁铁吸附在车模电机下面。

比赛采用磁场感应方式记录车模通过赛道起跑线的时刻,或者检测车模是否运行在信标周围22.5cm范围内。感应线圈布置在赛道下面以及信标周围,对于运行车模干扰小,同时车模也不容易冲撞计时系统。

对于信标组,只有车模上的磁标进入信标周围的磁感应线圈之内,才能够触发计时系统去切换到下一个信标点亮。

(三)信标系统

信标的基座为铝合金一体化底座,灯罩通过多圈螺纹紧固在底座上。灯罩上开有便于声波通过的音孔。

十一、成绩评定

竞赛根据赛车在赛道上运行单圈综合最短时间或完成任务评定成绩,以完成任务或时间最短者为优胜,比赛完成后,参赛队伍成绩和排名由计算机评分系统自动评定并现场实时公布。

各组别成绩评定计算方法分别说明如下。

(一)四轮组成绩评定

选手制作的车模完成从车库触发沿着赛道运行一周,然后在返回车库。比赛时间从车模冲过起跑线到重新回到起跑线为止。如果车模没有能够停止在车库内停车区内,比赛时间加罚五秒钟。

(二)节能组成绩评定

车模上不允许安装任何电池储能器件。车模运行的能源来自于无线接收线圈感应电流提供的电能。

车模在进入比赛场地前,车模上的储能电容需要经过放电,电容两端直流电压小于0.1V。比赛计时从无线充电线圈通电后计时。车模从车库出发和停止在车库的要求与四轮组要求相同。

(三)接力组成绩评定

一辆车模在赛道中间指定位置停止。一辆车模从车库出发,到达中间车模位置时,将车上的一个尺寸不小于40厘米见方的球体传递给第二辆车模,第二辆车模带着球体返回车库。

传递的球体可以使用用标准的乒乓球,或者高尔夫球。也可以另外自制其他材质的球体,只要其直径不小于40毫米即可。

(四)信标组成绩评定

比赛包括排位预赛和对抗决赛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排位预赛。选手制作的车模开始位于发车区域内,此时所有的信标都是熄灭状态。开始比赛后,比赛系统自动会启动第一个信标,信标会发送声光导引信号。此时选手的车模能够识别确定信标的方位并做定向运动。当车模上安放的磁标进入信标附近的感应线圈后,比赛系统会自动切换点亮到下一个信标,车模随机前往第二个点亮的信标。此过程将会进行10次左右。最终比赛时间是从当一个信标点亮,到最后一次信标熄灭为止。

第二阶段是对抗决赛。 在对抗决赛中,则按照预赛成绩进行配对分组对抗比赛。两个车队的车模同时在场内,按照熄灭信标的多少决出胜负。

信标对抗组别中的磁标最多允许安装四个。磁标距离车模底盘或者车轮直线距离不超过5厘米,距离地面高度不超过2厘米。

(五)AI组成绩评定

选手制作的车模依靠传感器获得信息和巡线,按照顺序完成指定任务后,再回到出发点。根据完成任务情况计分,分数相同的以完成相同任务的时间排名。

十二竞赛安全

1、比赛期间参赛学校要为现场参赛员工和指导教师集体购买保险,保证教师和员工人身安全。

2、比赛期间合肥职业技术学院负责比赛场馆内的安全事宜,参照学校运动会模式制定安全细则和方法,具体安保措施由保卫处负责落实。如发生意外事故,发现者应第一时间报告竞赛组委会,同时采取必要措施避免事态扩大。竞赛组委会立即启动预案予以解决并上全国组委会。赛事出现重大安全问题可以停赛,是否停赛由竞赛组委会决定。

十三、竞赛须知

安徽赛区参赛须知和竞赛日程安排7月初将会在网站《安徽赛区参赛须知和竞赛日程安排》文档中进行说明。

1、报到时提交纸质盖章报名表,参赛队伍承诺书、校旗,新冠疫情防控和健康承诺书,领队老师签字确认本校参赛队伍名称、组别、队员、指导教师等信息;

2、报到时以学校为单位领取比赛服装、参赛证、竞赛手册、车模技术检查表等资料和物品;

3、比赛前每支队伍提交“车模技术检查表”1份,“车模技术检查表”提前填好携带或报到时领取填好后提交;

4、请参赛队员穿着比赛服装,佩戴参赛证进入体育馆参赛,体育馆赛场内禁止穿硬底鞋进入,请穿棉质袜子进入场内参赛;

5、竞赛现场禁止使用闪光灯拍照,以免干扰比赛;

6、请参赛队伍按照比赛顺序提前30分钟进入场馆检录,其他参赛队伍不能进入场馆,参赛队伍比赛结束后即刻离开场馆返校。

7、已提供参赛院校指定志愿者联系信息,如有问题和疑问,请及时联系志愿者获得帮助。

8、根据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新冠疫情防控规定,要求所有参赛院校不住宿(完成比赛即刻离开场馆返校)、往返包车(乘坐校车或私家车,不能乘坐公共交通,如火车、长途客车等),确保参赛人员健康安全。

9、参赛队伍人员和工作人员要求全程佩戴口罩,人员之间保持社交安全距离一米以上。

10、如发现参赛队伍违反疫情防控规定,将取消参赛资格,并通报参赛学校。

十四、申诉与仲裁

在比赛过程中参赛队伍若对比赛成绩和裁判判罚等有异议,参赛队伍领队可在比赛结束后2小时内向仲裁组提出书面申诉。竞赛仲裁委员会在接到申诉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该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十五、竞赛观摩

竞赛设置观摩区域和参观路线,向媒体、企业代表等社会公众开放,不允许有大声喧哗等影响参赛队伍竞赛的行为发生。指导教师不能进入赛场内指导,可以观摩。赛场内、外设立展览展示区域和指示牌,设专人接待讲解。

为保证竞赛顺利进行,在观摩期间应遵循以下规则:

1.除与竞赛直接有关的工作人员、裁判员、参赛选手外,其余人员均为观摩人员。

2.请勿对选手准备或比赛过程中有不文明行为,如大声喊叫、喝到彩等。

3.请勿在观摩比赛时使用相机、摄影机的闪光灯对车模拍照等一切对比赛正常造成干扰的设备。

4.不得违反竞赛规定的各项纪律。请站在规划的观摩席或者安全线以外观看比赛,并遵循赛场内工作人员和裁判人员的指挥,不得有干扰比赛有序进行的行为。

5.请务必保持赛场清洁,禁止将无盖饮料带入室内,请勿随手乱扔垃圾等杂物。

6. 如果对成绩产生质疑的,请通过各参赛队领队向组委会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复议,不得干扰比赛有序进行。

十六、竞赛直播

1.赛场内部有大屏幕等无盲点录像、播放设备,将全程实时录制并网络播送赛场情况;

2.在赛场内设置大屏幕投影,实时显示赛场内竞赛状况;

3.多机位拍摄赛场内竞赛状况,作为仲裁判罚依据。

4.多机位现场拍摄,制作优秀选手采访、优秀指导教师采访、裁判专家点评和企业人士采访视频资料,突出竞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技术特点和优势特色,为宣传、仲裁、资源转化提供全面的信息资料。

十七、竞赛宣传

邀请安徽省、本地市新闻媒体(如报纸、电台、网络等)参与赛事报道,具体宣传报道事宜由承办学校宣传部负责落实。

积极争取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业赞助,具体赞助商事宜由学校实验室处负责落实。

十八、竞赛联系方式

组委会秘书长:吴晔,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邮编:230009),13505612773,hfutwuye@163.com

组委会副秘书长:杨兴明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邮编:230009),13966669525,xmyang168@163.com

组委会秘书处联系人:吕菲,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汇心湖校区(邮编:230001),15556906330,lf@htc.edu.cn

全国竞赛网站:smartcar.cdstm.cn/index

 

    附件1:竞赛承诺书.docx

   附件2: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x

   附件3:参赛须知.docx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