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2020年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暨第二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选拔赛赛项规程的通知
各有关高校:
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老员工学科和技能竞赛管理的意见》(皖教秘高〔2020〕67号)要求,由大赛组委会提交的《2020年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暨第二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选拔赛赛项规程》,经安徽省老员工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审定通过,现将赛项规程予以公布。大赛组委会要严格按照规程开展各项竞赛组织工作。请各高校按照规程要求,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员工参赛。
安徽省老员工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
2020年9月25日
2020年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暨
第二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选拔赛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2020年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暨第二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选拔赛
英语名称:2020 Anhui Province College Teachers' Teaching Skills Competition and the 2nd Yangtze River Delta Teachers' Teaching Basic Skills Competition Selection
赛项组别:中学组、小学组、学前组、综合组
二、竞赛目的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师公司产品水平的提升,创新师范生培养模式,强化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充分发挥安徽省高等学校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一流基础教育团队。
三、竞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协办单位:安徽省高等院校教师教育合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安庆师范大学
(一)组织委员会
主 任:储常连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
执行主任:闵永新 安庆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董事长
副主任:梁祥君 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
陆 林 安徽师范大学副董事长
吴 琼 安庆师范大学副董事长
委 员:朱永国 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
周端明 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
吴云助 安庆师范大学教学评建办主任、教师教育中心主任
潘锦云 安庆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
(二)专家委员会
主 任:李福华 伟德BEVlCTOR1946副董事长
委 员:汪芳启 阜阳师范大学副董事长
陈永红 淮南师范学院副董事长
姚本先 合肥师范学院副董事长
(三)仲裁委员会
主 任:朱雪梅 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中心主任、教授
委 员:叶玉琴 安庆市第二中学教师、中学正高级
江龙林 安庆市公司产品研究室理论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四)监督组
由承办学校纪委抽调人员组成,负责监督线上比赛程序和纪律。
(五)秘书处
秘书长:周端明 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
副秘书长:吴云助 安庆师范大学教学评建办主任、教师教育中心主任
潘锦云 安庆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
连 飞 安庆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汪 洋 安庆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2020年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暨第二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选拔赛秘书处设在安庆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中心。
四、参赛对象
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专业全日制在籍本(专)科员工,每个参赛员工最多可以有3个指导教师,每个指导教师最多可以指导2名员工。
为保证竞赛公平公正,竞赛组委会、专家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秘书处成员不得作为参赛员工的指导教师。
五、竞赛类别与规模
竞赛分“中学组”“小学组”“学前组”“综合组”四组。
(一)中学组
按照学科划分,中学组分为9个竞赛小组: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思想政治(道德和法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参赛本科院校根据师范专业设置情况,语文、数学、英语科目可各推荐2名选手参赛,其他科目可各推荐1名选手参赛。
本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员工不可参加中学组比赛。
(二)小学组
按照学科划分,设5个竞赛小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
参赛本科院校每个科目可各推荐1名选手参赛,无师范专科专业就读的本科高校报名小学组的参赛选手必须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员工;参赛专科学校每个科目可各推荐1名选手参赛,参赛选手必须为小学教育专科专业或相应的师范专科专业员工。
(三)学前组
设1个竞赛小组。
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参赛院校各推荐2名选手;学前教育专业员工超过在校员工数50%的高校推荐4名选手。
(四)综合组
不分学段,按照学科划分,设5个竞赛小组: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包括通用技术)、心理。
参赛院校根据师范专业设置情况,每个科目可各推荐1名选手参赛。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部分高等学校有五年制初中起点的专科师范生,参赛选手应当为2016级和2017级师范生。
六、竞赛内容
(一)中学组、小学组、综合组
中学组、小学组和综合组按照参赛小组分组进行比赛,比赛内容由教学设计(25分)、课件制作(15分)、说课(15分)、上课(含板书)(45分)四个考核项组成。
1.教学设计:选手根据自选主题及内容,按照课程标准进行1课时的教学设计。
提交材料形式:教学设计文档,PDF格式。
2.课件制作:选手根据自选主题及内容,制作1课时的课件。
提交材料形式:教学课件PPT。
3.说课:选手根据自选主题及内容,开展说课,最长不超过15分钟。
提交材料形式:说课视频,MP4格式。
4.上课(含板书):选手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运用自制课件,选取核心内容进行上课(含板书),最长不超过20分钟。
提交材料形式:授课视频,MP4格式。
(二)学前组
学前组比赛内容由教学活动设计与说课、基本技能展示和保教活动分析三个考核项组成:
1.教学活动设计与说课。共40分,其中教学活动设计15分,说课25分;
提交材料形式:教学活动设计文档,PDF格式;说课视频,最长不超过15分钟,MP4格式。
2.基本技能。共45分,包括:(1)儿童故事讲述(15分);(2)音乐技能(即弹唱)(10分)(3)舞蹈技能(10分)(4)美术技能(10分)。以上素材由参赛选手自选,但必须是参赛选手本人在不超过30分钟的连续时间内完成。
提交材料形式:基本技能展示视频,最长不超过20分钟,MP4格式。
3.保教活动分析。共15分。保教活动的视频自备,最长不超过10分钟;针对此保教活动的保教活动分析视频,最长不超过5分钟。
提交材料形式:保教活动视频,最长不得超过10分钟,MP4格式;保教活动分析视频,最长不超过5分钟,MP4格式。
七、竞赛流程
(一)初赛
各参赛高校根据决赛要求,组织初赛并选拔参赛选手,并将校内初赛通知(或方案)、参赛学校团体报名表(附件1)、参赛选手信息表(附件2)加盖学校公章后和参赛员工及指导教师签字的参赛承诺书(附件3),于2020年10月10日前,一并报送竞赛秘书处联系人邮箱(包括电子版文件和盖学校公章的PDF文件)。
(二)决赛
各高等学校参赛选手的参赛材料,请于2020年10月20日前统一提交至大赛官网ahssfs.fanya.chaoxing.com 。
2020年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大赛组委会对各高等学校参赛选手的作品组织评审,各竞赛小组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成绩在监督组工作人员监督下,由监督组对竞赛成绩进行抽检复核,无误后由大赛组委会在高师联盟官网公布成绩并公示获奖名单,公示无异议后报安徽省老员工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再次在高教网公示,公示无异议,发获奖证书。
八、竞赛试题
参赛选手依据教育部课程标准,按照参赛组别和学段自选主题及教学内容,须围绕同一主题开展教学设计、课件创作、说课及上课和保教活动分析。
九、提交材料要求
参赛者须提前在大赛官网注册账号,并且严格按照大赛参赛时间要求提交教学设计及教学视频等相关材料。上传作品之前,参赛者需在线签署作品的网络转播权转让同意书(附件4)及作品的原创性声明(附件5)。如出现教学材料的版权纠纷,一切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一经查实大赛组委会将对其取消获奖资格并通报批评。
(一)文本及课件材料
教学设计等文档需要以PDF格式提交,教学课件需要以PPT格式提交,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
(二)音视频材料
音视频材料须针对参赛选手本人全程录制,严禁弄虚作假。
说课及课堂授课等实录视频须采用单机方式全程连续录制(不得使用摇臂、无人机、虚拟演播系统、临时拼接大型LED显示屏等脱离课堂教学实际、片面追求拍摄效果、费用昂贵的录制手段,音视频清晰流畅即可),不允许另行剪辑及配音,不加片头和片尾、 字幕注解,不得泄露地区、学校名称。采用MP4格式,每个文件大小不得超过200M。
视频录制软件不限,采用H.264/AVC(MPEG-4 Part10)编码格式压缩;动态码流的码率不低于1024Kbps,不超过1280Kbps;分辨率设定为720x576(标清4:3拍摄)或者1280x720(高清16:9);采用逐行扫描(帧率25帧/秒)。音频采用AAC(MPEG4 Part3)格式压缩;采样率48KHz;码流128Kbps。
十、成绩评定
(一)评委选聘
每个竞赛组配备5名评委,由省外专家、省内非参赛学校专家及中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或教研员组成。
评委专家要求师德高尚,能公平公正地进行评审,在学科领域内具有较高造诣和影响力,身体健康,能胜任长时间的评审工作。
(二)评分标准
1.普通科目(不含体育)(中学组、小学组和综合组)评分标准
(1)教学设计(25分)
内 容 | 评 价 标 准 | 分值 |
内容分析 (2分) | 教学内容前后知识点关系、地位、作用描述准确,重点、难点分析清楚 | 2 |
学情分析 (2分) | 员工认知特点和水平表述恰当,学习习惯和能力分析合理 | 2 |
目标设计 (3分) | 教学目标表述清楚、具体,易于理解,便于实施,行为动词使用正确,阐述规范 | 2 |
符合课标要求、学科特点和员工实际;体现对知识、能力与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要求 | 1 | |
教学过程设计 (11分) | 教学主线描述清晰,教学内容处理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 2 |
教学重点突出,点面结合,深浅适度;难点清楚,把握准确;化难为易,处理恰当 | 2 | |
教学方法清晰适当,符合教学对象要求,有利教学内容完成、难点解决和重点突出 | 2 | |
教学辅助手段准备与使用清晰无误,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恰当 | 1 | |
内容充实精要,适合员工水平;结构合理,过渡自然,便于操作;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教学互动,启发员工思考及问题解决 | 3 | |
注重形成性评价及生成性问题解决和利用 | 1 | |
延伸设计 (2分) | 课时分配科学、合理;辅导与答疑设置合理,练习、作业、讨论安排符合教学目标,有助强化员工反思、理解和问题解决 | 2 |
文档规范 (2分) | 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标准规范;语言简洁、明了,字体、图表运用适当;文档结构完整,布局合理,格式美观 | 2 |
设计创新 (3分) | 教学方案的整体设计富有创新性,较好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教学方法选择适当,教学过程设计有突出的特色 | 3 |
(2)课件制作(15分)
评价内容 | 评 价 标 准 | 分值 |
科学性 (4分) | 课件取材适宜,内容科学、正确、规范 | 2 |
课件演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 2 | |
教育性 (6分) | 课件设计新颖,能体现教学设计思想;知识点结构清晰,能调动员工的学习热情 | 6 |
技术性 (3分) | 课件制作和使用上恰当运用多媒体效果 | 2 |
操作简便、快捷,交流方便,适于教学 | 1 | |
艺术性 (2分) | 版面设计具有较高艺术性,整体风格相对统一 | 2 |
(3)说课(15分)
内 容 | 评 价 标 准 | 分值 |
说目标 (2分) | 1.说明目标的具体内容 2.说明目标制定的理由 | 2 |
说内容 (5分) | 1.说明活动内容是什么 2.能合理阐述对内容的理解或者认识 3.说明活动的重点或者难点及其理由 | 5 |
说方法 (2分) | 1.说明主要的教学方法 2.说明选用或者设计教学方法的理由 | 2 |
说过程 (2分) | 1.能清晰说明各环节以及有关策略的设计理由 2.能明确说明各环节设计的目标 | 2 |
语言 (2分) | 语言表述清晰、流畅 | 2 |
视频效果 (2分) | 授课视、音频清晰、摄制效果良好、格式符合要求 | 2 |
(4)上课(含板书)(45分)
项目 | 评价内容 | 评 价 标 准 | 分值 |
上课 (32分) | 教学目标 | 目标设置明确,符合课标要求和员工实际 | 3 |
教学内容 | 重点内容讲解明白,教学难点处理恰当,关注员工已有知识和经验,注重员工能力培养,强调课堂交流互动,知识阐释正确 | 5 | |
教学方法 | 按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处理教学内容以及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较好落实教学目标;突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体现多元化学习方法;实现有效师生互动 | 6 | |
教学过程 | 教学整体安排合理,环节紧凑,层次清晰;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学特色突出;恰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演示规范 | 5 | |
教学素质 | 教态自然亲切、仪表举止得体,注重目光交流,教学语言规范准确、生动简洁 | 4 | |
教学效果 | 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 4 | |
教学创新 | 教学过程富有创意;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有突出的特色 | 5 | |
板书 设计 (8分) | 内容匹配 | 反映教学设计意图,突显重点、难点,能调动员工主动性和积极性 | 3 |
构图 | 构思巧妙,富有创意,构图自然,形象直观,教学辅助作用显著 | 3 | |
书写 | 书写快速流畅,字形大小适度,清楚整洁,美观大方,规范正确 | 2 | |
视频效果(5分) | 授课视、音频清晰、摄制效果良好、格式符合要求 | 5 |
2.体育科目(综合组)评分标准
(1)教学设计(25分)
评价内容 | 评 价 标 准 | 分值 |
内容分析 (2分) | 教学内容前后知识点关系、地位、作用描述准确,重点、难点分析清楚 | 2 |
学情分析 (2分) | 员工认知特点和运动水平表述恰当,学习习惯和能力分析合理 | 2 |
目标设计 (3分) | 教学目标表述清楚、具体,易于理解,便于实施,行为动词使用正确,阐述规范 | 2 |
符合课标要求、学科特点和员工实际;体现对知识、能力、身心发展与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要求 | 1 | |
教学过程设计 (11分) | 教学主线描述清晰,教学内容处理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 2 |
教学重点突出,点面结合,深浅适度;难点清楚,把握准确;化难为易,处理恰当 | 2 | |
教学方法清晰适当,教学组织合理,符合教学对象要求,有利教学内容完成、难点解决和重点突出 | 2 | |
教学辅助手段准备与使用清晰无误,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恰当 | 1 | |
内容充实精要,适合员工水平;结构合理,过渡自然,便于操作;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教学互动,启发员工思考及问题解决 | 3 | |
注重形成性评价及生成性问题解决和利用 | 1 | |
延伸设计 (2分) | 课时分配科学、合理;作业安排符合教学目标,有助强化员工反思、理解和问题解决 | 2 |
文档规范 (2分) | 文字、符号、单位符合标准规范;语言简洁、明了,字体、图表运用适当;文档结构完整,布局合理,格式美观 | 2 |
设计创新 (3分) | 教学方案的整体设计富有创新性,较好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教学方法选择适当,教学过程设计有突出的特色 | 3 |
(2)课件制作(15分)
评价内容 | 评 价 标 准 | 分值 |
科学性 (4分) | 课件取材适宜,内容科学、正确、规范 | 2 |
课件演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 2 | |
教育性 (6分) | 课件设计新颖,能体现教学设计思想;知识点结构清晰,能调动员工的学习热情 | 6 |
技术性 (3分) | 课件制作和使用上恰当运用多媒体效果 | 2 |
操作简便、快捷,交流方便,适于教学 | 1 | |
艺术性 (2分) | 版面设计具有较高艺术性,整体风格相对统一 | 2 |
(3)说课(15分)
内 容 | 评 价 标 准 | 分值 |
说目标 (2分) | 1.说明目标的具体内容 2.说明目标制定的理由 | 2 |
说内容 (5分) | 1.说明活动内容是什么 2.能合理阐述对内容的理解或者认识 3.说明活动的重点或者难点及其理由 | 5 |
说方法 (2分) | 1.说明主要的教学方法 2.说明选用或者设计教学方法的理由 | 2 |
说过程 (2分) | 1.能清晰说明各环节以及有关策略的设计理由 2.能明确说明各环节设计的目标 | 2 |
语言 (2分) | 语言表述清晰、流畅 | 2 |
视频效果 (2分) | 说课视音频清晰、格式符合要求 | 2 |
(4)上课(45分)
项目 | 评价内容 | 评 价 标 准 | 分值 |
基本素养(8分) | 仪表仪态 | 着装整齐端庄、大方得体,教态自然、和蔼可亲,精神饱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 2 |
动作示范 | 示范准确、熟练,站位合适、示范面合理 | 3 | |
动作讲解 | 讲解正确简练、条理清晰、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专业术语准确 | 3 | |
上课(32分) | 教学目标 | 目标设置明确,符合课标要求和员工实际 | 3 |
教学内容 | 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处理恰当,关注员工已有知识和经验,注重员工能力培养 | 5 | |
教学方法 | 按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处理教学内容以及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较好落实教学目标;教学手段选择合理、符合实际;突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体现多元化学习方法;实现有效师生互动 | 6 | |
教学过程 | 教学整体安排合理,环节紧凑,层次清晰;口令准确、指导有效得当;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教具选择恰当 | 6 | |
语言表达 | 教学语言规范准确、生动简洁、清楚流畅 | 3 | |
教学效果 | 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 4 | |
教学创新 | 教学过程富有创意;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特色突出 | 5 | |
视频效果(5分) | 授课视、音频清晰、摄制效果良好、格式符合要求 | 5 |
3.学前组评分标准
(1)教学活动设计与说课(40分)
项目 | 评价标准 | 分值 | |
教学 设计 (13分) | 活动目标 | 1.符合年龄特点 2.陈述明了、具体、可操作,体现学科特点 | 4 |
活动准备 | 1.准备与目标要求相匹配 2.物质材料准备适宜 3.相关经验准备适当 | 3 | |
活动过程 | 1.教学基本程序完整 2.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具有可操作性 3.活动过程有逻辑,有层次 4.活动组织形式选择适当 | 4 | |
文字表述与格式 | 1.清晰、流畅 2.无错别字 3.格式规范 | 2 | |
说课 (22分) | 说目标 | 1.说明目标的具体内容 2.说明目标制定的理由 | 5 |
说内容 | 1.说明活动内容是什么 2.能合理阐述对内容的理解或者认识 3.说明活动的重点或者难点及其理由 | 5 | |
说方法 | 1.说明主要的教学方法 2.说明选用或者设计教学方法的理由 | 4 | |
说过程 | 1.能清晰说明各环节以及有关策略的设计理由 2.能明确说明各环节设计的目标 | 4 | |
语言 | 语言表述清晰、流畅 | 4 | |
视频效果 (5分) | 说课视、音频清晰、摄制效果良好、格式符合要求 | 5 |
(2)基本技能展示(45分)
项目 | 评分标准 | 分值 | |
儿童 故事 讲述 (13分) | 基本功 | 1.故事内容熟悉,形象解读和文本加工合理,情节完整。 2.语音规范,吐字清晰,语流顺畅。 | 5 |
表现力 | 1.叙述语言和角色语言分明,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 2.仪态大方得体,态势语运用自然灵活。 | 4 | |
创 意 | 儿童特点和讲述者的个性特点结合得恰到好处。 | 4 | |
音乐 技能(即弹唱) (9分) | 基本功 | 1.钢琴伴奏熟练、完整,歌曲旋律演奏准确,指法、和弦配置规范合理。 2.歌曲演唱完整,咬字吐字清晰,歌词准确无误,演唱气息规范、流畅,声音自然。 | 3 |
表现力 | 能准确地表达歌曲的内容及风格,歌曲情感处理恰当,表情自然,弹唱具有一定感染力。 | 3 | |
创意 | 弹唱结合,歌曲特点和弹唱者个性特点结合,自然和谐流畅。 | 3 | |
舞蹈 技能 (9分) | 基本功 | 动作协调,连接顺畅,能合理运用各种舞蹈元素且与歌曲内容相匹配。 | 3 |
表现力 | 动作流畅,舞蹈元素风格准确体现儿童歌曲特点。 | 3 | |
创意 | 动作优美,有张力,有个性特点。 | 3 | |
美术 技能 (9分) | 基本功 | 能较好地表达儿童故事的思想内容,熟练运用构图的基本法则合理布局,构图饱满,疏密得当,主体形象突出,色彩鲜艳,调子明确。 | 3 |
表现力 | 表现技法娴熟,画面具有一定的形式感和视觉冲击力,有较好的细部刻画能力。 | 3 | |
创意 | 画面新颖而富有童趣,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意。 | 3 | |
视频效果 (5分) | 视、音频清晰、摄制效果良好、格式符合要求 | 5 |
(3)保教活动分析(15分)
项目 | 评价标准 | 分值 | |
保教活动和分析 (13分) | 思维品质 | 1.观点正确鲜明,思路清晰,分析透彻,内容详尽,逻辑性强。 2.用词准确,语句通顺,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 5 |
教育理念 | 1.具有科学儿童观,对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或特点分析正确。 2.具有科学教育观,教师观,能对教师的保教言行、职业道德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分析,理由科学、充分,符合《纲要》及《指南》精神。 | 5 | |
教育建议 | 1.建议正确合理,能促进保教工作的改进。 2.建议具有针对性、科学性,且切实可行。 | 3 | |
视频效果(2分) | 授课视、音频清晰、摄制效果良好、格式符合要求 | 2 |
十一、奖项设置
(一)集体奖:优秀组织奖,为参赛集团数的20%。根据参赛学校初赛组织情况、参赛选手在省赛中的表现及获奖情况进行评选;
(二)个人奖:按决赛人数20%设一等奖,30%设二等奖,50%设三等奖,获一等奖参赛选手的指导老师为优秀指导老师。
按选手在各科目竞赛成绩的排名次序,推荐优秀选手代表安徽省参加第二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
十二、竞赛须知
(一)参赛选手须知
1.选手须认真学习本赛项规程,熟知比赛规则,严格按照规则参加各项比赛,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保证人身安全,接受评委和监督组成员的监督和警示,文明竞赛。
2.选手应遵循纪律,诚信参赛,拒绝舞弊。一旦发现弄虚作假等舞弊行为,取消该选手的比赛资格和成绩,并通报批评。
(二)工作人员须知
服从统一指挥,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比赛各项服务工作,保证比赛顺利进行。
十三、疫情防控
鉴于今年的特殊情况,组委会、参赛院校、参赛队所有成员在竞赛期间必须遵守各级政府和所在学校的疫情防控要求。
2020年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暨第二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选拔赛采用参赛选手向网络平台上传竞赛材料,评委线上评审的方式进行。一旦发现参赛人员违反疫情防控规定,将取消参赛资格。组委会相关工作人员、评委等必须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确保赛事的顺利进行。
十四、申诉与仲裁
在比赛期间中若出现有失公正或有关人员违规等现象,参赛队领队可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仲裁委员会在接到申诉后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十四、竞赛宣传
本次比赛的宣传工作由安徽省高师联盟和安庆师范大学共同负责,由高师联盟官网https://gslm.ahnu.edu.cn发布比赛相关信息并进行获奖名单公示等。
此次比赛QQ工作群:375964798,请各参赛高校指定1-2名工作人员加入该群,以便联系。
十六、竞赛联系
联系人:宛金龙
电子邮箱:1120638468@qq.com
联系电话:0556-5305395
地址:安庆市集贤北路1318号安庆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中心)J楼211室
邮编:246133
附件1:集团团体报名表
附件2:选手信息表
附件3:大赛承诺书
附件4:网络传播权同意书
附件5:作品原创性声明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