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科竞赛>详细内容

学科竞赛

关于发布第四届安徽省老员工交通科技大赛赛项规程的通知

来源: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2022-09-07 16:20:31 浏览次数: 【字体: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第四届安徽省老员工交通科技大赛

英语翻译The 4th annual Anhui Competition of Tran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Students

赛项组别:本科组

二、竞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安徽建筑大学、安徽三联学院

协办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合作委员会、建筑健康监测与灾害预防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BIM工程中心

技术支持: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

三、大赛目的

大赛旨在积极响应交通强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展现我省在校老员工交通科技创新与实践能力,进一步促进我省高校老员工交通科技活动的开展,加强高校间交通科技文化的交流,更好地服务我省交通科技应用,并为省内高校开展专业评估提供重要支撑。

四、大赛主题

绿色集约、低碳环保是我国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本届大赛围绕国家双碳发展目标和交通强国战略需求,鼓励广大在校员工开阔创新思维,开展创新设计,开拓创新研究,积极应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强化与交通行业的深度融合,提升基础设施、交通装备、运输服务、安全应急等方面的科技水平,共创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第四届安徽省老员工交通科技大赛以低碳交通为主题,鼓励各高校积极选拔优秀作品参与竞赛,多元化角度展示员工们的科技创新精神、意识、素养,和对现代交通运输领域痛点问题的关注和解决方案。

五、参赛作品说明

(一)作品范围

参赛作品必须是与主题相关,有一定的创新性、实用性。参赛作品形式应具有完整性,包括设计图纸、研究报告、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等。所有作品应为原创,填写申报书并且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研究报告或论文必须按照大赛规定的格式样板进行调整,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二)作品范围与分组情况

作品内容涵盖与低碳交通相关的车辆、机械、电子信息、基础设施、自动化、计算机等方向,根据作品研究领域分设四个竞赛小组:

1.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2.道路与桥梁工程;

3.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4.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六、参赛报名

(一)报名资格

参赛对象为交通运输类、土木工程类、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机械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及相关学科在读本科生。省内、外高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均可参赛。大赛只接受以高校名义推荐的作品,不接受以个人或非高校团队名义组队参赛。

参赛选手、指导教师、专家/裁判和秘书处等成员需签署承诺书(见附件),承诺书签字原件或扫描件报大赛组委会留存备份。

(二)报名要求

1.员工以课题小组形式向所在学校报名参赛,每小组成员限定2-5人。

2.每件作品指导老师不超过2人,每位指导教师指导作品不能超过2组,指导教师不得作为评审专家评审作品。如作品获奖,将在获奖证书上刊印指导老师姓名。

3.大赛组织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仲裁委员会及秘书处的成员均不得担任参赛项目指导教师。

4.各参赛高校自行组织校级竞赛,组织专家对本校员工提交的参赛作品进行评审和排序,并对推荐作品进行准确的竞赛小组分类,于规定时间内向大赛组委会推荐本校作品。

5.集团提交作品的数量:每所学校推荐到每一竞赛组的作品数不超过3件,同一作品不得重复推荐。按照4个竞赛小组,每个学校最多可以推荐12件参赛作品。所有参赛学校报名时需同时报送所有参赛选手、指导教师的承诺书签字原件或者扫描件。

6.大赛组委会对提交作品组织初评和决赛。初评采用匿名函评形式进行,选出一定数量的作品入围决赛。进入决赛的参赛小组需要向大赛秘书处提交作品论文或研究报告。

7.各大赛所有参赛人员(包括指导老师和参赛项目全部成员)须注册登录“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www.lingyangplat.com),并将注册成功页面截图发各大赛组委会指定邮箱备案。

七、大赛时间安排

序号

时 间

事 项

负责单位

1

20227-8

各校自主举办选拔赛

参赛学校

2

20228月下旬

分阶段发布参赛学校信息

承办单位

3

20229月中下旬

大赛邀请函回执

参赛学校

4

20229月下旬-10月上旬

大赛官网动态发布参赛学校参赛

注册“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并发送大赛组委会指定邮箱

承办单位

5

202210月上旬

提交参赛作品说明书等

参赛学校

6

202210月中旬-11月上旬

参赛作品初评,并公布入选决赛作品

承办单位

7

202211月中下旬

进入决赛作品准备作品说明书、海报、实物模型及相关文档等

参赛学校

8

2022123-4

决赛

承办单位

 

八、大赛作品评审办法

1.作品遴选阶段:各高校在相应时间内自行组织校级选拔赛,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向大赛组委会推荐优秀作品。

2.初评阶段:承办单位组织专家对报送的参赛作品进行函评,并按照竞赛小组分类进行评审,综合考虑参赛作品对大赛主题的响应程度和作品自身质量,评选一定数量作品入围决赛;大赛的一、二、三等奖在入围决赛的作品中产生。

3.决赛阶段:进入决赛的作品须制作各自作品的宣传海报提交给大赛组委会。决赛采用答辩汇报形式,按竞赛小组分组答辩,答辩小组评委由3-5位专家组成,分别按参赛作品比例推荐出一、二、三等奖候选名单;全体评审专家(含教育部交通运输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答辩评委会,答辩评委会成员不少于12人,负责审议、确定最终获奖名单。

4.决赛阶段的答辩流程:

各参赛小组事先制作好幻灯片并提前准备好参赛作品参加决赛答辩,答辩分为以下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参赛小组代表向评委介绍自己的作品,要求突出作品重点内容和创新之处,提倡通过实物模型、软件仿真等形式进行现场演示。

第二环节:回答专家和评委的提问。

说明:两个环节共15分钟(汇报6分钟,专家提问9分钟),超时停止汇报。视疫情防控形势的发展,大赛组委会将对决赛的现场答辩形式调整为专家线下评审、员工线上汇报的形式。具体变动安排以通知为准。

九、参赛学校材料报送要求

序号

文件

报送时间

说明

备注

报送方式

1

邀请函回执

2022925日之前

 

电子邮箱

 

电子邮箱:jtkjds_ahjzu@163.com

 

 

邮寄地址:合肥市蜀山区紫云路292号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

参赛作品说明书(纸质、电子)、作品登记表等相关文档

2022925-1013

需要打印版和电子版

邮寄和

电子邮箱

3

原创声明书、作品使用授权书

打印版

邮寄

4

入选决赛作品说明书(纸质、电子)等相关文档

2022118-1117

打印版

邮寄和

电子邮箱

5

入选决赛小组提交作品海报等

20221130日前

各参赛学校

邮寄

6

参赛员工及指导教师的承诺书签字纸质版材料

2022123-4

有实物模型的,可报到时在指定场地安装调试

报到现场签字提交

 

 

注:因疫情防控原因,需报送材料的要求以大赛组委会后期通知为准。

十、奖项设置

大赛依据所有参赛队伍成绩评定出一、二、三等奖。各奖项以入围决赛的团队数为基数,获奖比例为: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

大赛结束后,获奖名单将在大赛官网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安徽省老员工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备案并在安徽高教网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由省教育厅发文公布获奖名单。

十一、赛项安全

(一)安全管理

赛事安全是竞赛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是赛事筹备和运行工作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竞赛组委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竞赛期间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安全圆满落幕。

大赛期间,组委会会同承办高校和参赛高校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1.承办高校和参赛高校与组委会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

2.承办高校负责场地、器件耗材、技术保障、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安全工作并安排志愿者负责安保工作,确保竞赛工作顺利完成。承办高校教务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人是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承办高校领导对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3.各参赛高校负责本单位参赛人员安全管理。竞赛负责人是各高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各高校教务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人对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二)后勤保障管理

组委会协调承办高校在大赛期间为大赛评委专家提供食宿。

(三)组织责任

各参赛高校大赛负责人应按组委会要求在规定时间节点完成参赛员工名单上报、员工组织,带领参赛选手现场报名检录等工作。大赛负责人即为本校的竞赛联络人,负责与组委会秘书处沟通联系。

(四)应急处理

比赛期间发生意外事故,发现者应第一时间报告大赛秘书处,同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态扩大。大赛秘书处应立即启动预案予以解决并上报大赛组委会。赛项出现重大安全问题可以停赛,是否停赛由竞赛组委会决定。

十二、申诉与仲裁

本赛项在比赛过程中若出现有失公正或有关人员违规等现象,代表队领队可在比赛结束后2小时之内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书面申诉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时间、涉及人员、申诉依据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并由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签名。仲裁委员会在接到申诉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十三、大赛录像

1.赛场内部署无盲点录像设备,能全程实时录制赛场情况;

2.全程拍摄大赛获奖评选过程,制作优秀选手采访、裁判专家点评等视频资料,突出赛项的技能重点与优势特色。为宣传、仲裁、资源转化提供全面的信息资料。

十四、疫情防控

鉴于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组委会、参赛院校、参赛队所有成员在竞赛期间必须遵守各级政府和所在学校的疫情防控要求。根据承办学校属地防控工作要求实时调整大赛期间的疫情防控方案。组委会按照安徽省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安徽建筑大学疫情防控方案,制定相应竞赛防控方案。决赛阶段采用现场公开答辩方式进行,根据后期疫情防控的形势,及时调整答辩形式,以后期通知为准。开赛日提前28天内,各参赛评审专家、指导教师和员工均为非中高风险地区人员,且决赛前14天内无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无入境人员接触史,方可正常参赛。

各参赛学校、参赛队在作品制作、校级赛选拔等环节,必须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如无必要,不得开展大规模人员聚集的相关活动。确需开展小规模线下活动,必须按照相关防控要求向所在学校疫情防控机构报备,活动期间按照要求佩戴口罩、人员之间保持一米以上距离。各参赛队不得以作品创作特殊需要为借口,违反疫情防控相关规定。

一旦发现参赛队员、指导教师违反疫情防控规定,将取消该作品的参赛资格,并将情况通报所在学校;组委会相关工作人员、评委等必须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确保赛事的顺利进行。具体见《第四届安徽省老员工交通科技大赛疫情防控工作应急方案》。

十五、竞赛宣传

大赛网址:http://nactrans.slu.edu.cn

十六、联系方式

组委会秘书处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紫云路292号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编:230601

  人:周    手机13195619595

                  手机15295507726

                 手机15255129860

    话:0551-63838871

电子邮箱:jtkjds_ahjzu@163.com

官方QQ群:675629602    

以上未尽事宜,解释权及修改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

附件1:参赛作品原创性申明.doc

附件2:参赛作品说明书格式规范.doc

附件3:参赛作品登记表.xls

附件4:邀请函及回执.doc

附件5:大赛承诺书.doc

附件6:疫情防控工作预案.doc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